发展教育2019年7月31日
乐施世界公民教育2:「乐施导师」与我的成长
鲍翰林
乐施行动组成员,初三级
乐施会编按:乐施会在澳门推行「世界公民教育」已有五年时间。在这些日子里,我们感谢一班同路人与我们共学,在各类活动中一起成长。为了让读者有不同的视角了解「世界公民教育」,我们将在这里,连续六期刊出我们的教育伙伴及学生参与乐施会教育活动的感想。第二篇,是一位「乐施行动组」成员分享他在「行动组」中的成长。
作者:鲍翰林(乐施行动组成员,初三级)
不知不觉,我已经参加了乐施会与澳门培正义工队合办的「乐施行动组」(下称行动组)两年,说实话,在行动组的两年里,我所学到的东西比预期要多。在行动组内,我们首先需要参与世界公民教育课程,认识四大议题:不公平贸易、战争与和平、气候变化和本地贫穷。在这个阶段里,乐施会采用的教学方式与我们平时上课不太一样。他们除了有一般讲授的内容外,还采用「主题活动」模式,即为每个议题配备一个体验或互动游戏。例如,在学习不公平贸易议题时,我们进行了一个角色代入活动,扮演农场里的种橙小农,不停地耕作,并在时机合适时把橙卖出去。一开始,你可能会觉得种植香橙养活一家人,并不是太困难的事,但慢慢地你会发现,你正处于一个不公平的贸易制度,你辛辛苦苦种植的香橙,经过各种各样的不利因素(例如面对极端天气、收购商压价等),最后只能以低价卖出。
在议题学习之后,行动组成员亦要参与社区行动,学习在社区内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上年,我与组员策划了一个「衣服共享行动」,鼓励街坊善用资源,我们这个活动最后更成为澳门唯一代表,到台湾向全球40个国家,超过1000名与会者分享行动成果。而今年,我与组员设计了两次活动,让老友记与年轻人互相交流、自由相处,并透过游戏让老友记发现自己的能力,并认识自己的权利。
不过,今天我特别想说的,是关于乐施会的导师们。
在学习层面上,导师不著重单向地教授知识,而是把焦点放在让我们反思个人对社会不同的「刻板印象」。以前的我们,可能只懂得跟著新闻的角度去批判他人,没有看清楚那些「刻板印象」背后的成因。正如在澳门工作的「外佣」,在我们的刻板印象中,她们经常「霸占」公共空间,可是当我们愿意换个角度来想,其实她们是告别了自己的家人,离乡别井来到澳门工作。由于身处他乡而在雇主家中的居住环境又挤迫,令她们只能在周末聚集在公共空间与同乡交流谈话。乐施会的导师就是希望透过不同课程、活动,让我们懂得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归纳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在相处上,导师虽然是我们的前辈,但对我来说更像是朋友。因为他们会尝试融入、了解我们,并且常以朋友的身份,去跟我们这些学生相处,和我们打成一片,甚至互相开玩笑!
在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之下,行动组的导师们更陪伴我去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一直以来,我在班里的人际关系只属一般,导师都乐意和我们交流想法,用心聆听,让我发现自己的人际关系问题,可能是因为自己个性有点自负,看不起其他同学。这些对话令我意识到,我要把自己与同学放在平等的位置,并且要接纳那个真正的自己,同时要接受身边各种各样的同学。在与导师几次倾谈后,我开始改善自己的态度,当然,问题不会突然间就得到解决,但相比以前,情况的确改善了许多。
乐施会的导师们并不单单把我们视为学生,而是真正地把我们当成朋友,把我们当成一个好伙伴,我们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帮忙分担忧虑,给予我们支持。他们也是我人生的导师,会跟我们分享他们以往的经历,让我们将公民知识和生活经验套用到生活中,让我们能以更多元的角度去看问题。
他们就是这样的存在,这样的朋友,这样的前辈。
原文刊于《新生代》杂志 七月号
版面:《乐施看世界》
我们前往珠海的「绿手指」农场,分别体验了拆除竹架、清理田里野草及收割。
这些都是农务工作的基本日常,我们一行20多人也用了一个多小时才能完成,可是平日一块田只由几位农夫看管,他们每日除了完成我们体验的工作,要处理更多繁复的问题,例如虫害和天气突变等等,由此可见农夫的付出与辛劳。
这是行动组持续参与「救世军喜乐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一个长者关怀活动,叫做「每月例汤」。
乐施行动组(作者为第二排中)每月都会有一个周日,早上自行煲一些汤水,在下午与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前往老人家的家里进行探访。在整个活动里,「汤水」不是主角,只是帮助我们与老人家创造见面机会的桥梁。这个活动的真正目的,是希望我们可以透过一次次与老人家的见面,让大家成为朋友,了解他们的生活所需,生活所需不一定是指物质上,亦可以指心灵上的关怀和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