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elopment Education31 JUL 2019
樂施世界公民教育2:「樂施導師」與我的成長
鮑翰林
樂施行動組成員,初三級
樂施會編按:樂施會在澳門推行「世界公民教育」已有五年時間。在這些日子裡,我們感謝一班同路人與我們共學,在各類活動中一起成長。為了讓讀者有不同的視角了解「世界公民教育」,我們將在這裡,連續六期刊出我們的教育夥伴及學生參與樂施會教育活動的感想。第二篇,是一位「樂施行動組」成員分享他在「行動組」中的成長。
作者:鮑翰林(樂施行動組成員,初三級)
不知不覺,我已經參加了樂施會與澳門培正義工隊合辦的「樂施行動組」(下稱行動組)兩年,說實話,在行動組的兩年裡,我所學到的東西比預期要多。在行動組內,我們首先需要參與世界公民教育課程,認識四大議題:不公平貿易、戰爭與和平、氣候變化和本地貧窮。在這個階段裡,樂施會採用的教學方式與我們平時上課不太一樣。他們除了有一般講授的內容外,還採用「主題活動」模式,即為每個議題配備一個體驗或互動遊戲。例如,在學習不公平貿易議題時,我們進行了一個角色代入活動,扮演農場裡的種橙小農,不停地耕作,並在時機合適時把橙賣出去。一開始,你可能會覺得種植香橙養活一家人,並不是太困難的事,但慢慢地你會發現,你正處於一個不公平的貿易制度,你辛辛苦苦種植的香橙,經過各種各樣的不利因素(例如面對極端天氣、收購商壓價等),最後只能以低價賣出。
在議題學習之後,行動組成員亦要參與社區行動,學習在社區內發現問題並尋找解決方法。上年,我與組員策劃了一個「衣服共享行動」,鼓勵街坊善用資源,我們這個活動最後更成為澳門唯一代表,到台灣向全球40個國家,超過1000名與會者分享行動成果。而今年,我與組員設計了兩次活動,讓老友記與年輕人互相交流、自由相處,並透過遊戲讓老友記發現自己的能力,並認識自己的權利。
不過,今天我特別想說的,是關於樂施會的導師們。
在學習層面上,導師不著重單向地教授知識,而是把焦點放在讓我們反思個人對社會不同的「刻板印象」。以前的我們,可能只懂得跟著新聞的角度去批判他人,沒有看清楚那些「刻板印象」背後的成因。正如在澳門工作的「外傭」,在我們的刻板印象中,她們經常「霸佔」公共空間,可是當我們願意換個角度來想,其實她們是告別了自己的家人,離鄉別井來到澳門工作。由於身處他鄉而在僱主家中的居住環境又擠迫,令她們只能在周末聚集在公共空間與同鄉交流談話。樂施會的導師就是希望透過不同課程、活動,讓我們懂得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並歸納出自己的觀點和感受。
在相處上,導師雖然是我們的前輩,但對我來說更像是朋友。因為他們會嘗試融入、了解我們,並且常以朋友的身份,去跟我們這些學生相處,和我們打成一片,甚至互相開玩笑!
在這種亦師亦友的關係之下,行動組的導師們更陪伴我去處理人際關係的問題。一直以來,我在班裡的人際關係只屬一般,導師都樂意和我們交流想法,用心聆聽,讓我發現自己的人際關係問題,可能是因為自己個性有點自負,看不起其他同學。這些對話令我意識到,我要把自己與同學放在平等的位置,並且要接納那個真正的自己,同時要接受身邊各種各樣的同學。在與導師幾次傾談後,我開始改善自己的態度,當然,問題不會突然間就得到解決,但相比以前,情況的確改善了許多。
樂施會的導師們並不單單把我們視為學生,而是真正地把我們當成朋友,把我們當成一個好夥伴,我們遇到困難時,他們會幫忙分擔憂慮,給予我們支持。他們也是我人生的導師,會跟我們分享他們以往的經歷,讓我們將公民知識和生活經驗套用到生活中,讓我們能以更多元的角度去看問題。
他們就是這樣的存在,這樣的朋友,這樣的前輩。
原文刊於《新生代》雜誌 七月號
版面:《樂施看世界》
我們前往珠海的「綠手指」農場,分別體驗了拆除竹架、清理田裡野草及收割。
這些都是農務工作的基本日常,我們一行20多人也用了一個多小時才能完成,可是平日一塊田只由幾位農夫看管,他們每日除了完成我們體驗的工作,要處理更多繁複的問題,例如蟲害和天氣突變等等,由此可見農夫的付出與辛勞。
這是行動組持續參與「救世軍喜樂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的一個長者關懷活動,叫做「每月例湯」。
樂施行動組(作者為第二排中)每月都會有一個周日,早上自行煲一些湯水,在下午與同學們分成幾個小組,前往老人家的家裡進行探訪。在整個活動裡,「湯水」不是主角,只是幫助我們與老人家創造見面機會的橋樑。這個活動的真正目的,是希望我們可以透過一次次與老人家的見面,讓大家成為朋友,了解他們的生活所需,生活所需不一定是指物質上,亦可以指心靈上的關懷和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