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南亚裔族群从摄影展‧手绘‧舞步说起 - 专题故事 - 乐施会
跳往主要内容
开始主要内容

专题故事

发展教育, 香港、澳门、台湾2015年3月23日

香港的南亚裔族群从摄影展‧手绘‧舞步说起

林诗媚 - 图像

林诗媚

林诗媚,乐施会教育干事,于2014年10月加入乐施会大家庭,喜欢旅游、阅读和看电影。

May in Muslim Robe

作者与摄影展南亚裔导赏员。

联合国定三月二十一日为「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为的是提醒世人要共同努力,建立一个不同种族能共融,没有偏见,公正而平等的世界。

图/文:林诗媚

我非常喜欢小孩子,只要和孩子在一起,即使玩一整天也不会累。无论自己因琐事有多烦闷,只要见到孩子的笑脸,就能令我暂时忘忧。小孩子总有神奇的魔法,将你内在最美好的一面呈现出来。

加入乐施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协助《看懂、看不懂》的传媒宣传工作,《看懂、看不懂》是一个有关少数族裔学生中文学习生活的摄影展。感谢这个工作机会,送给我和南亚裔孩子们接触的缘份。他们和我一样土生土长,甚至已经在香港生活了两、三代,他们明明就在身边,也只是靠着过这次因缘,让我第一次接触到这既热情又腼腆的族群。

Tour2我和南亚族裔人士也不是完全没有交往过。中学的历史科老师就是一位优雅温婉,来自印度的女士。虽然在香港居住的时间比印度还长,不过老师非常想家,常常向我们分享她小时候在家乡成长的回忆,从老师口中得知,她来自贫穷的家庭,但家人之间感情深厚,日子过得艰苦却令她怀念。我们对人和事的印象,大概都是从这些微小的回忆中累积起来,我也因着老师的慈爱,对印度裔人士的印象一向不俗。

第一次和南亚裔孩子们见面,是联同记者到访南亚裔家庭。和我印象中的南亚裔家庭一样,那家的爸爸妈妈都穿着传统长袍,妈妈和女儿更盖着头纱。南亚裔妇女果然都是温婉和气,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对新朋友非常热情,给予我们亲切的款待;孩子们都开朗健谈,乐意分享他们在学习中文以至生活上遇到的种种困难。

当天受访的一对小姊弟在香港出生成长,能说流利的广东话,有著深棕色的皮肤,鲜明的轮廓,他们圆大的眼睛可能还看不懂世情,却已看懂别人因着他们外表的差异,而作出不礼貌的对待。弟弟说最近一次因同学骂他「巴基烂坦」,忍不住跟他动粗!这个在我脑海中已经消失多时的字眼,是如此不文明。想不到今日仍然有人会因这不文明字眼而身受其害。他姊姊也曾经在乘搭电梯时,遭受不文明对待,她跟我说,「电梯内两个女孩子在看到我走进电梯时竟马上掩鼻。」姊姊坦言此事令她很难过。

土生土长的南亚裔小姊弟都会遇上令人难堪的情况,何况是尚未冲破语言隔阂的过埠新娘?一位来自尼泊尔的妈妈有口难言地跟我说,她常常碰到令她感到活在歧视中的事。譬如上街市买水果,档主专挑不新鲜的给她,「我觉得糟透,我没少给他们一毫子,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做?」将心比己,如果你是他们,你又会对「本地人」产生怎样的印象?以上例子可能只是个别事件,然而对受伤害的人来说却是很真实,少数族裔对香港人的种种负面印象和误解,也是这样累积而成。

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当然令人难过,抱着成见待人亦同样为自己设限,阻碍自己了解身边许多美好的事物。小学课堂常说香港是个东西汇聚、华洋共处的社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都在这个文化大熔炉和谐共处…但原来最接受东亚及东南亚文化不是我们的脑袋而是我们的肚子,不论泰国、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的菜式都无任欢迎,我们的内心却仍然对少数族裔有很多成见。

由《看懂、看不懂》的南亚裔导赏员设计的手绘

由《看懂、看不懂》的南亚裔导赏员设计的手绘

其实少数族裔带给我们不单是舌尖上的享受。两个多月以来和南亚裔孩子们的相处,我发觉他们充满艺术天份,女孩们都是手绘达人,每人都能绘出属于自己,设计独特的花样,而且每次都是即席挥毫;他们又有特强的音乐感,不时排练舞步在学校表演;我又发现南亚裔族群间关系非常紧密,在他们身上我看到在大城市中久违了的互信和关怀。

看到她们的手绘,想起她们的舞步,我心里不禁多谢他们,多谢南亚裔多采的文化令香港的社会面貌变得更为丰富。如果我们有更多人,脑子也如肚子般开阔,兼容并蓄,香港将会是个更多元和更充满关爱的社会。 

profilepic

林诗媚 | 乐施会教育干事,于2014年10月加入乐施会大家庭,喜欢旅游、阅读和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