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牧区的女性赋能之路 - 社会性别与社会融合 - 乐施会在中国内地
跳往主要内容
开始主要内容

高原牧区的女性赋能之路 - 嘉塘妇女合作社负责人亚玛索那的故事

高原牧区的女性赋能之路 - 嘉塘妇女合作社负责人亚玛索那的故事

亚玛索那(左一)和嘉塘妇女手工艺合作社的成员。

 

在青海三江源嘉塘保护地的珍秦二村,亚玛索那经营著一间小卖部。与普通的乡村小店不同,这里铺著精美的藏式地毯,货品分门别类,摆放整齐,可见主人细致认真的生活态度。然而,让亚玛索那真正焕发女性力量和光芒的,是她作为嘉塘妇女合作社负责人的经历。

在牧区,长期以来的家庭分工模式是女主内男主外,女性承担家务、照顾老人和孩子,也要帮牛羊挤奶、制作乳制品等工作。男性负责放牧、外出做生意等。尽管妇女成长和个人发展的机会长期受限,仍有一群妇女,努力寻求机会,希望参与生计改善和社区发展。2021下半年,在一次牧民游学考察的活动后,村里开始有了向其它牧区学习,发展妇女手工艺的讨论。得知这个消息,亚玛索那立即带头响应。作为妇女舞蹈小组的组长,她早有组织妇女参与社区活动的经验。她带领十几位女性组建了手工艺小组,并在2022年末发展成为正式的合作社。乐施会和当地合作伙伴"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通过资金投入、能力建设、资源网络搭建等方式,从手工艺小组到合作社,持续为当地妇女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在亚玛索那的带领下,合作社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组织成员参加专业毛毡工艺制作培训,以当地物种为设计概念开发新产品,并拓展网上和实体店等销售管道。从2022年的三万元营业额,发展到2024年突破10万元,合作社的成功让亚玛索那和妇女们更有底气和自信。这份来之不易的成功,不仅为她们的家庭带来额外收入,更让妇女们在家庭和社区获得了更平等的话语权。

亚玛索那还积极组织成员外出学习和交流以及接待参观和访问团队,妇女们还透过摆摊、展销会、本地的草原赛马节等活动,向北京、上海、苏州等国内城市,甚至第15 届蒙特利尔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的会场,销售产品,合作社逐渐成为连接牧区与外界的桥梁,妇女们用毛毡作品向中国乃至世界讲述著高原女性赋能和生态及文化保育的故事,她们也借此机会走出家庭,提升自信和能力、扩阔视野。

 

Tibetan fox felt pendant made by the Jiatang Women's Handicraft Cooperative.

嘉塘妇女手工艺合作社制作的藏狐毛毡吊饰

Oxfam’s Pi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