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瑪索那(左一)和嘉塘婦女手工藝合作社的成員。
在青海三江源嘉塘保護地的珍秦二村,亞瑪索那經營著一間小賣部。與普通的鄉村小店不同,這裡鋪著精美的藏式地毯,貨品分門別類,擺放整齊,可見主人細緻認真的生活態度。然而,讓亞瑪索那真正煥發女性力量和光芒的,是她作為嘉塘婦女合作社負責人的經歷。
在牧區,長期以來的家庭分工模式是女主內男主外,女性承擔家務、照顧老人和孩子,也要幫牛羊擠奶、製作乳製品等工作。男性負責放牧、外出做生意等。儘管婦女成長和個人發展的機會長期受限,仍有一群婦女,努力尋求機會,希望參與生計改善和社區發展。2021下半年,在一次牧民游學考察的活動後,村裡開始有了向其它牧區學習,發展婦女手工藝的討論。得知這個消息,亞瑪索那立即帶頭響應。作為婦女舞蹈小組的組長,她早有組織婦女參與社區活動的經驗。她帶領十幾位女性組建了手工藝小組,並在2022年末發展成為正式的合作社。樂施會和當地合作夥伴「山水自然保護中心」通過資金投入、能力建設、資源網絡搭建等方式,從手工藝小組到合作社,持續為當地婦女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在亞瑪索那的帶領下,合作社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組織成員參加專業毛氈工藝製作培訓,以當地物種為設計概念開發新產品,並拓展網上和實體店等銷售管道。從2022年的三萬元營業額,發展到2024年突破10萬元,合作社的成功讓亞瑪索那和婦女們更有底氣和自信。這份來之不易的成功,不僅為她們的家庭帶來額外收入,更讓婦女們在家庭和社區獲得了更平等的話語權。
亞瑪索那還積極組織成員外出學習和交流以及接待參觀和訪問團隊,婦女們還透過擺攤、展銷會、本地的草原賽馬節等活動,向北京、上海、蘇州等國內城市,甚至第15 屆蒙特利爾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的會場,銷售產品,合作社逐漸成為連接牧區與外界的橋樑,婦女們用毛氈作品向中國乃至世界講述著高原女性賦能和生態及文化保育的故事,她們也藉此機會走出家庭,提升自信和能力、擴闊視野。
嘉塘婦女手工藝合作社製作的藏狐毛氈吊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