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3-14日,由北京大學非洲研究中心主辦,樂施會支持和協辦的“農業國際合作與非洲的包容性、可持續發展:機遇和挑戰”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到會的國內及國際嘉賓共80餘人,包括來自國務院、商務部、中國開發銀行、農業部、環保部、扶貧辦系統的官員,來自中國智庫機構及高校的專家和學者,中國企業商會、中資企業代表,非政府機構及國際組織的代表,以及來自尚比亞、辛巴威、肯雅、印度、南非、巴西、美國等國的國際專家、學者及國際機構代表。北京大學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李安山教授、國際樂施會副宣導總監Steve Price-Thomas先生、以及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南部非洲辦公室主任Said Adejumobi先生分別致開幕辭。
會議為期兩天,代表們圍繞“非洲的崛起與新時期非洲農業合作、非洲農業發展內生動力、土地問題與各國對非洲的農業投資情況、國際利益相關者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以及如何從包容性增長與可持續發展角度衡量對非農業投資的影響”等專題開展討論。與會代表認為,近年來非洲大陸的增長有目共睹,但農業仍然是非洲國家所有行業國際化程度較低的行業,但同時也是擁有巨大外來國際合作空間的行業。
因此,在非洲的農業國際合作項目已成為越來越多國際投資者的關注目標。不管是發達國家、新興市場國家、還是非洲大陸內部之間,合作者們通過援助、貿易和開發等方式,開始瞄準非洲面積廣闊的未開發土地;非洲國家也意識到自身在農業發展中的巨大潛力,在投融資體系與環境建設、土地管理制度、外來人才和技術、金融、管理體系等方面做好準備,積極迎接新的發展機遇。然而,農業領域迎來的這些新的投資和不同類型的合作同時也給這些非洲國家帶來挑戰。在這種處境之下,需要更多地關注這些投資與合作是否有助於非洲國家實現產品多元化、進入目標市場以及增加產品附加值,從而帶動減貧和包容性的可持續發展。
在案例討論環節,代表們分享了關於尚比亞、坦桑尼亞、南非、莫三比克、辛巴威、埃塞俄比亞等非洲國家的國別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