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災日記】雲南彝良地震災區掠影 - 專題故事 - 樂施會
跳往主要內容
開始主要內容

專題故事

人道救援, 中國內地2012年9月10日

【救災日記】雲南彝良地震災區掠影

陸文波 - 圖像

陸文波

陸文波,中國項目部項目幹事 – 農村發展與災害管理

撰文: 陸文波

[9月7日早上,雲南省彝良縣及貴州省威寧縣交界處發生黎克特制5.7級地震,造成雲南省80人死亡,近800人受傷,逾74萬人受災,20萬餘人緊急疏散,2萬多戶民房倒損,貴州省畢節市威寧縣近2.8萬人受災。以下是樂施會前線人員現場救災日記。]

2012年9月9日 00:09

今天下午5時過後,我們一行四人到達了彝良地震重災區之一的洛澤河鎮,小鎮位於洛澤河的兩岸山上。受地震影響,兩岸山上時有大石落下,交通不時受阻,沿途亦看見一些被砸得變形的車輛。

在毛坪小學安置點,平均每15個人住一個臨時帳篷。雖然這裡是鄉政府的所在地,但仍有部分家庭未獲發帳篷。我們訪問的其中一個帳篷裡,住了共3戶男女老少,共18人,70歲的老太太蔣能芬和81歲的老伴易繼章,帶著兒孫共九人,還有沈仕雲一家四口,以及劉芳一家五口。

居住在安置點的村民有住在附近的,也有從沒有公路的紅尖山自然村徒步過來村民。紅尖山的村民告訴我們,他們村子共有36戶180人左右,房屋結構大多為土石木結構,全村有十幾戶人的房屋完全倒塌,其餘的房子也不能住人了,目前最需要解決的是住宿問題。此外,地震亦導致水窖破壞,水也漏光了。但看來災後需要重建的不只是房屋,還有基礎生活設施。

由於山體滑坡,車輛無法通行,救災物資無法送到另外3個村委會。現在又下起雨來了,受災村民的處境將更困難,還未收到救災物資的村民面對的艱難又更大。比較安慰的是臨時帳篷已通電,村民打了水回來,雖有些渾濁,總算可喝到燒開的水了。

土石流亦造成不少傷亡,大部分遇害的村民,均是在耕地勞動的時候被砸中。。安置點的一位大媽說,有位姓湯的女村民在田裡摘花椒的時候被滾落的石頭砸中身亡,留下三個孩子,最小的還沒有上小學。

 

  

作者: 陸文波,中國項目部項目幹事 – 農村發展與災害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