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議工作, 發展項目2012年10月16日
從一頓飯看全球糧食系統
李嘉敏
李嘉敏,樂施會政策倡議統籌 – 經濟公義
撰文:李嘉敏
你可有想過,每日在你口腹中的食物,都將你和世上很多素未謀面的人連結起來?香港的糧食供應,有超過90%是進口,主要來自中國內地,例如全港有94%新鮮豬肉和92%蔬菜從內地進口;而香港人食用白米,有61%從泰國進口。今天,我們都生活在全球糧食系統之中。在這個系統內,大家高度分工,加上大自然提供的寶貴資源,讓很多不耕而食的消費者,能購買到糧食果腹。
或有不少人會提出質疑,認為如此高度分工的糧食生產模式,令大自然和農民容易淪為被搾取資源的對象;而過於依賴進口糧食,又會威脅當地糧食安全。不過,我們卻不能否定很多地區的現況正是如此。要逐步作出改變,我們或許要從審視現況開始。在一個可持續、公平的糧食系統中,不論是生產者、中間人和消費者,理應都能得到合理待遇,滿足基本所需,並過著可持續、有尊嚴、自主、對他人和大自然負責任的美好生活。
但現實中,全球有近十億人每天捱餓,當中80%人口,正正是以耕作為生的小農戶、漁民和牧民。導致問題的成因有很多,例如在某些發展中地區,跨國農企以低價收購大量農地,興建大農場或將土地囤積居奇,令本來生活在土地上的農民,迫於無奈當上佃農或到大農場打工,甚至要轉行謀生。樂施會2011年的《栽種一個更美好的未來》報告,就指出現時全球只有20%土地投資項目確實用來耕種。
另外,受西方飲食文化的影響,不少地區對肉食和蛋奶類食品需求與日俱增,人類將大量本可以直接栽種口糧的土地,種植用來製造動物飼料的大豆和玉米,耗用大量能源之餘,生產出來的肉食,卻非人人能夠負擔。再加上愈來愈多土地被用來種植生物能源作物,全球可用以直接種植糧食的土地正在減少。
儘管農民能獲跨國農企以合約模式聘用,但不一定得到合理回報。現時的糧食系統,有70%被全球最大的跨國農產品貿易商、加工商、生產商和零售商所操控,他們在糧食品質、生產成本和價格,以及土地、種子、水源和農業科技的使用上,都有很大影響力。這些跨國企業在決策時,多偏重保障大客戶或大農場的利益,很少會關顧小農戶的福祉。
全球數以億計的小農戶不僅不能從現今的糧食系統中受惠,以上因素更令全球糧價容易出現波動,糧價一旦上漲,貧窮人更是首當其衝。再者,氣候變化亦令全球糧食問題面臨更多壓力。有數據指出,如果全球不採取行動解決氣候變化問題,在我們這一代或下一代,非洲部分地區的農民將面臨糧食減產一半的危機。在未來二十年,糧食價格可能增長超過一倍,而其中一半是由氣候變化造成。
事實上,饑餓問題只是制度不公平的表徵,如果情況持續,最終所有人都會受影響。要解決全球糧食問題,必須改變不公平的制度。如果世界各地的企業和政府,能以公平、透明和可持續的方式進行管治,並向小農提供更多資源和保障,小農戶的潛能才能得以釋放;而且各國亦要互相合作,合力解決氣候變化、國際糧價動盪等問題,並在糧食儲備、提高農產品市場透明度等議題上達成共識,才能讓全人類有機會為饑餓問題劃上句號。
我們作為消費者,改變個人的思考方法和生活模式,就是動搖這個制度的重要第一步。只有在失衡的全球糧食系統中甦醒,不再以習以為常的方式理解糧食、農民與饑餓問題,培養耐心去審視個人的飲食選擇和生活模式對不同群體造成的影響,多想一點、多走一步,我們才會看到改變的可能。
作者:李嘉敏,樂施會政策倡議統籌 – 經濟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