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及更新 - 最新消息 - 樂施會
跳往主要內容
開始主要內容

新聞稿及更新

2017年11月20日

樂施會就《2016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的回應 逆轉貧富懸殊 須由「人本經濟」出發

對於扶貧委員會在上周五(17 日)發表的《2016年香港貧窮報告》,樂施會認為《報告》充分反映透過經濟發展及再分配來減少貧窮的機制已經失效,並呼籲特區政府應從全盤角度重整扶貧策略,包括考慮在香港推動落實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以期在2030年消除貧困。

樂施會總裁梁詠雩說:「《報告》顯示在整體經濟增長的情況下,香港的貧窮情況卻持續惡化,貧窮人口連續兩年上升至接近100萬,反映基層市民無法分享到經濟成果,特區政府須從結構性的角度分析貧窮的成因及防治策略,並應該參考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制訂長遠扶貧藍圖及策略,以期在2030年消除貧窮。」

梁詠雩指出,《報告》中另一個值得留意的問題是,社會福利開支佔政府經常性開支百分比,由09/10年度的17.8%只輕微增加至16/17年度的18.5%,梁詠雩認為長期壓縮公共開支的「掌櫃心態」正是教育、醫療和福利等經常開支得不到顯著增長、扶貧措施效果被削弱的癥結;倘若長期限制公共開支,政府服務水平只會持續倒退,無法追上社會的需求,最終必定會加劇貧窮和貧富懸殊等社會深層矛盾。

梁詠雩表示,政府必須加大力度增加公共開支,創建一個人本經濟、讓社會上99%的人都可享有平等的未來。事實上,香港政府在貧富懸殊不斷惡化的同時,過去十年卻累積超過6,500億元盈餘,令財政儲備突破10,000億元。而港府更早在2013年成立的「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曾推算,在未來大約15年內,以現有的開支水平計算,即使人口增加,政府收入仍會超過提供政府服務涉及的支出。政府實在有充裕能力增加公共開支,改善貧窮情況。

梁詠雩認為,香港特區政府的經常性開支相對於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比一直低企,遠遠低於經合組織成員國(例如南韓、日本、英國、澳洲、加拿大、紐西蘭等),並且長期低於特區政府的收入相對於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比,故造成「結構性盈餘」的局面。

最後,人口老化長期來說對公共財政將構成沉重壓力。《報告》亦有提及2026長者人口比例將會增加至24.6%,2036年更會增加至31.1%。有見及此,樂施會建議港府必須未雨綢繆,現在開始以「能者多付」原則檢討現時稅制,研究不同增加政府收入方案的可行性,包括研究調整獲得高額利潤的企業利得稅率,從而實現稅務公義原則,加強再分配的功能,從而收窄貧富差距及社會不平等,創造更公義的社會環境。

- 完 -

關於樂施會

樂施會是一個國際扶貧發展機構,旨在推動民眾力量,消除貧窮。

傳媒查詢,請聯絡: 

黃碩紅
樂施會香港項目經理
電話:(852) 3120 5279
電郵:shwong@oxfam.org.hk

朱麗珊 (Sarah Chu)
樂施會高級傳訊幹事
電話:(852) 3120 5280 / (852) 9276 0064
電郵:sarah.chu@oxfam.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