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及更新 - 最新消息 - 樂施會
跳往主要內容
開始主要內容

新聞稿及更新

2014年2月17日

七成食品公司通常以丟棄處理剩食

樂施會促食品公司捐贈剩食 讓貧窮家庭得到溫飽

樂施會自2011年底推動的「GROW糧食公義運動」 ,希望修復失衡的全球糧食系統。全球生產6千兆噸農產品,卻有1千3百兆噸是可食用但浪費了的食物。在香港,每天丟棄至堆填區的食物亦多達3,584噸 ,其中香港飲食業界所造成的剩食約佔三成。減少浪費食物,同時降低堆填區的溫室氣體排放,有利可持續發展。若可將被浪費的剩食捐贈給基層貧窮家庭,更可達致扶貧效果。因此,樂施會進行了《食品公司處理及捐贈剩食調查》,以瞭解香港飲食業界處理及捐贈剩食的情況,並向政府及業界提出政策建議。

便利店浪費剩食情況嚴重 外表不佳被直接丟棄

樂施會委託政策二十一於去年9月進行了是項調查,訪問了353家食品公司,當中包括225家連鎖便利店,以及128家食品製造商與批發分銷商。結果顯示,雖然84.6%的食品公司表示已採取盡用或減少剩食的措施,但當中66.3%仍會直接丟棄剩食,這反映目前食品公司減少剩食的政策及措施並未充份落實執行。

連鎖便利店最常出現的首三類的剩食分別爲「麪包」(84.9%)、「蛋糕」(80.9%)及「微波爐食品」(60.4%);而於有出現剩食的便利店當中,約九成表示它們會「直接丟棄」剩食,可見浪費剩食情況嚴重。

在食品製造商及批發分銷商方面,前者最常出現首三類的剩食分別爲「穀類製品」(61.6%)、「冷藏肉類」(20.9%)及「蔬菜」(12.6%);而後者最常出現首三類分別「水果」(27.2%)、「蔬菜」(24.5%)及「冷藏肉類」(20.1%)。此兩類型有出現剩食的公司當中,仍有約半會選擇「直接丟棄」以處理剩食。

食物被界定爲剩食最常見的原因是「外表不佳」。食品製造和批發分銷商在食品製造的過程,分別有60%的「冷藏肉類」及66.9%的「蔬菜」會因爲「外表不佳」而被判定爲剩食,最終遭浪費丟棄。

另外,90.4%受訪食品公司沒有捐贈剩食予食物銀行及食物回收機構,當中 67%表示主因是「擔心剩食的安全及當中的法律風險問題」。

根據是次研究結果推算,全港食品公司每年產生的剩食的價值估計超過港幣6千萬元,相當於食物回收機構製作每份成本$20的熱餐共3百多萬份。

調查反映出目前食品公司減少剩食的政策及措施並未充份落實執行,政府更欠缺實際支持。因此,樂施會於減少浪費食物及捐贈剩食方面,對政府、食品企業及消費者作出建議。

樂施會對政府、食品公司及消費者的建議

1. 參考外國經驗,制訂減少食物浪費及促進食物回收的原則

樂施會參考美國環境保護局的「食物回收層階」(Food Recovery Hierarchy),倡議一個切合香港社會的「GROW零浪費食物回收層階」(見附圖一),以確保食品能儘量發揮其食用或營養價值:源頭減廢爲首,食品公司在生產或銷售時,應按實際訂單或預計需求而預備相應數量的食物,避免剩食的出現。其次,對於無法銷售而品質良好的剩食,食品公司應先捐贈予食物銀行或食物回收機構,或由社區飯堂製作成熱餐,派發予有經濟困難的市民。當食品公司採用上述優次原則處理剩食後,數量應已大減,若仍有剩餘食物,可考慮用以飼養牲口,或轉化成堆肥;送往堆填或焚化處理應爲最後一步。

2. 促企業制訂「零浪費剩食」的公司政策

樂施會建議食品行業制訂「零浪費剩食」的公司政策,定期檢查存貨量,並給予員工明確指引以達致「零浪費剩食」的目標。食品公司亦應儘早將剩食捐出,與食物回收機構建立穩定的合作關係,而非把剩食當作垃圾處理。

3. 政府應主導分區食物回收工作,分贈同區食物銀行及食物回收機構

政府應承擔起主導減少剩食的角色,資助適合的機構,按上述原則,統籌配對各區願意捐贈剩食的食品公司及從事食物回收的相關機構。政府亦應加強對食物銀行和食物回收機構的支援,以營運不同類型食物的回收計劃,並在「惜食香港運動」中加強宣傳食物銀行及其他食物回收機構的工作,提高大衆及食品行業對食物回收運作的認知。

4. 政府應主動釐清捐贈食物之相關食品安全責任,以鼓勵食品公司捐贈剩食

對於商界對捐贈剩食的擔憂和考慮,樂施會建議政府改革法律框架,探討訂立鼓勵食品捐贈法案之可行性,釐清食品捐贈時有關食品安全的責任問題,鼓勵更多食品行業損贈剩食。

5. 消費者應按實際需要購買食物,監察食品公司的剩食問題

樂施會的「良食良方」 爲五個日常飲食原則,鼓勵都市人減少食物浪費,以可持續的方式生活,從而建立一個人人吃得飽的未來。我們呼籲消費者實踐「良食良方」中的「惜每餐」,按實際需要購買食物,儘量善用剩食。同時,消費者更可發揮公衆力量,與樂施會一起監察食品公司的剩食狀況,促使他們作出改善。

附圖一

樂施會參考美國環境保護局的「食物回收層階」(Food Recovery Hierarchy),倡議一個切合香港社會的「GROW零浪費食物回收層階」,以確保食品能儘量發揮其食用或營養價值。

下載報告撮要

下載報告全文

關於樂施會
樂施會是一個國際扶貧發展機構,旨在推動民衆力量,消除貧窮。

傳媒查詢,請聯絡:
周敏盈 Kit Chau
助理傳訊幹事
電話:+852 3120 5272
電郵:kit.chau@oxfam.org.hk

黃碩紅 Wong Shek Hung
香港項目經理
電話:+852 3120 5279
電郵:shwong@oxfam.org.hk

關於樂施會
樂施會是一個國際扶貧發展機構,旨在推動民衆力量,消除貧窮。
 
---

[1]樂施會自2011年底推動「GROW糧食公義運動」,鼓勵都市人以更可持續的方式生活,以倡導一個人人吃得飽的未來爲願景。

[2]根據環境保護署《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2011年的統計,香港每天丟棄至堆填區的食物達3,584噸,相當於300部雙層巴士的重量,亦佔全港都市固體廢物40%。

[3]樂施會「GROW糧食公義運動」的五項「良食食方」包括:「惜每餐」、「挺小農」、「嘗四季」、「巧煮意」和「啖素綠」,當中「惜每餐」鼓勵人們善用剩食,減少浪費,同時減少堆填區的溫室氣體排放,有利可持續發展。

1. (左起)樂施會香港項目經理黃碩紅、香港項目部高級經理曾迦慧及香港項目部倡議幹事鄭依依指出,90.4%受訪的食品公司沒有捐贈剩食予食物銀行及食物回收機構,當中近七成公司(67%)表示主因是「擔心剩食的安全及當中的法律風險問題」。

香港項目經理黃碩紅表示,很多食品會因為「外表不佳」而被判定為剩食,最終大部分遭浪費丟棄。

香港項目部高級經理曾迦慧呼籲本港社會各界,參考樂施會倡議的「GROW零浪費食物回收層階」,以確保食品能盡量發揮其食用或營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