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01日
預算案欠長遠規劃 扶貧力度不足 無助解決根本貧窮問題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剛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中公布,特區政府在2011-12度的財政盈餘錄得667億元,然而,樂施會認為財政司長提出的紓困措施多屬「一次性」或短期建議,對於基層市民最關注的房屋、退休保障及在職貧窮等問題,缺乏長遠的承擔和對策,只管依賴短期的扶貧措施,實無助長遠解決在職貧窮問題及其衍生的連串社會問題。
增加公屋供應量至每年三萬
對居住在私人樓宇、負擔高昂租金的貧窮家庭來說,獲配公屋單位往往是他們的目標,不過,公屋單位供不應求,令他們輪候公屋的時間極長。截至去年,公屋輪候冊上的申請數字由2003年的90,240宗,增至2011年6月的155,600宗(其中66,600宗來自非長者的單身申請者),較七年前多出42% 。可是,預算案中未有因應龐大的需求而建議增加公屋供應量,只維持原來每年新公屋單位平均15,000個,即由2011-12年度起的五年期內,共興建75,000公屋單位的計劃,這意味著有44,000個申請者可能需要等候超過三年方能「上樓」。
在成功上樓之前,不少低收入家庭唯有租住昂貴的私人樓宇,根據2012年1月差餉物業估價處的香港物業報告,40平方米以下的私人住宅租金指數,在2011年第三季按年上升了18.4%,儘管綜援戶可獲得租金津貼,但根據政府最新數字,超過五成半(56.8%)租住私樓的綜援戶面對超租的問題,實際租金與最高津貼金額差額的中位數百份比由13%至27%不等,這顯示綜援的租金津貼並不足夠支付不斷上升的租金。
社署雖然已提高了最高租金津貼上限5.7%,但増幅仍遠低於現時超租的差額。更值得關注的是,對於沒有申領綜緩但被忽略的弱勢家庭,現時並無任何政策減輕他們的租金壓力。
樂施會建議,政府應按照實際租金與最高津貼金額差額的中位數,即時提高綜援計劃下租金津貼的最高金額,另應為在公屋輪候冊上、現租住私人樓宇的非綜緩戶,設立類近的租金援助計劃,並可參考綜援計劃下的津貼水平,向這些租戶提供租金援助。
當然,要長遠解決本港基層市民的住屋問題,必須大幅增加公共房屋的供應。樂施會建議特區政府將公屋單位供應量由現時每年的15,000個增至每年最少30,000個,以確保公屋申請人可於三年內輪候到公屋單位。
研低收入補貼 長遠助在職貧窮家庭脫貧
自最低工資實施以來,基層工友的收入上升,但通脹卻把他們的工資升幅蠶食得八八九九。根據政府的數據 ,最低十等份組別的僱員收入,在2011年第三季上升了13.8%,但在通脹高企下,他們收入的實際升幅只剩下5%。更甚的是,佔去他們總開支六成的食品及住屋開支,按年升幅更遠高於基層工友的實際工資增長,這意味著他們需要縮減其他的開支以應付生活需要。「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原本可以協助在職貧窮家庭減輕生活負擔,可是計劃申請資格過於嚴格,導致成效遠遜預期,截止今年1月中,申請人數約有24,800人,成功獲取津貼只有約13,700人 ,僅佔預期申請人數約6%。
無可置疑,最低工資幫助許多低收入人士,但在職貧窮家庭的數目仍有177,500戶,約661,440人 ,在職貧窮率仍高達10.5%,即每十人仍有一人為在職貧窮家庭成員。可是,預算案並未就進一步協助在職貧窮家庭脫貧提出對策,樂施會促請政府盡快檢討最低工資水平,並應放寬交通津貼計劃的申請條件,包括採用申請公共房屋的申請資格,及考慮有兒童家庭的生活需要,以重新釐定交通津貼的入息及資產限額。長遠來說,政府應積極參考英美加紐的「就業家庭稅務補貼(或負入息稅制)」、研究「低收入家庭補貼」等措施的可行性。
設種子基金 速研長者退休保障安排
財政司司長承認本港人口老化的問題嚴重,需要繼續確保有足夠的財政儲備以應付因此帶來的挑戰,可是,預算案卻隻字不提老年退休保障的安排。現行的強積金制度對於現已退休或即將退休的人士而言,保障十分有限,對失業人士、家庭主婦來說,更無保障可言。鑑於現時長者的貧窮率已達 40%,樂施會促請政府善用儲備,成立一項有關退休保障的種子基金,同時應盡快展開研究如何處理老年退休保障的問題。
完
關於樂施會
樂施會是獨立的國際發展及人道救援機構,致力消除貧窮以及導致貧窮的不公平狀況。我們在香港以及世界各地以多元方法解決貧窮問題,包括推行社區可持續發展項目、人道救援及災害防治工作、本土及國際政策倡議,以及培育本地青少年的世界公民教育。香港樂施會於1976年成立以來,共於逾70個地區推行扶貧發展及救災工作。香港樂施會亦是樂施會國際聯會的創會成員,聯會成員於92個國家推展扶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