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 - 中國內地 - 發展項目 - 扶貧工作 - 樂施會
跳往主要內容
開始主要內容
基礎教育

樂施會的基礎教育項目以推動平等教育及推行多元文化素質教育為目標,通過與政府部門及社會各界合作,集中在西部地區的貴州、雲南和甘肅,實施包括學校援建、志願者支教、教師培訓、閱讀推廣、鄉土課程開發、雙語教學、學前教育、留守兒童關懷陪伴、農民工子女教育、政策倡議等項目。項目的主要對象為留守兒童、流動兒童及於農村小規模學校就讀的學生,以保障邊遠貧困地區及弱勢的兒童獲得可及、有效、優質和平等的義務教育機會。

《基礎教育主題項目》簡要 (下載)

 教育扶貧是樂施會扶貧策略之一,樂施會的基礎教育項目關注教育公平及品質,現時基礎教育工作的策略省市包括貴州、甘肅、雲南和北京。本簡要內容包括分析農村基礎教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城鄉流動兒童和農村留守兒童面對的問題、以及撤點並校政策的影響中農村小規模學校面對的問題。並介紹基礎教育項目的目標和策略,項目發展的里程碑,項目主要產出和政策宣導重大成效,分享經驗和案例。

 

想念媽媽

小健是甘肅省會甯縣楊集鄉北坪小學的一名小學生,小健媽媽為了幫補家計,隻身去了青海省會西寧打工,留下爸爸照顧他和妹妹。但他爸爸缺乏耐心,小健一做錯就只懂打他。小健因為害怕被爸爸打,逐漸用謊言來掩飾自己的錯事,以為這樣做可保護自己,卻成為老師和家長眼中愛說謊的「問題學生」,但小健愈受到針對,就變得愈疏於學習,也變得愈來愈頑皮,愈來愈難教。

 

在西部偏遠山區,不少農民到城市打工。留下在當地生活的留守兒童,在缺乏完整的照顧下,很多小孩都像小健一樣,出現不同類型的行為或情緒偏差。樂施會關注雲南、貴州、甘肅等省份偏遠山區留守兒童的生存現狀,並嘗試向學校、家庭及社區三方面提供服務,滿足留守兒童在求取知識、心理成長及關愛等多方面的需要。

為了讓小健般的學生在學習及成長上得到更多鼓勵,我們支持合作夥伴甘肅彩虹公益服務中心招募支教老師,並派出支教老師小郭到會寧縣偏遠的農村學校陪伴孩子,與他們一起玩耍,傾聽他們的心聲。小郭說:「這裡有60%以上孩子都是留守兒童。在頑皮的背後,他們內心都渴望得到親情。」

因為有支教老師跟他們做朋友,留守兒童開始敞開心扉。藉著支教的經歷,支教老師也對貧窮有更深刻的體會。小郭說:「小健日漸變得開朗、自信,亦逐步改正『說謊』的不良習慣。」小健對小郭老師說:「郭老師,如果你遇見我媽媽,麻煩你跟她說一聲,我和妹妹很想念她,請她多打電話給我們。」

註:小健已經小學畢業,升上初中,小郭老師亦已離開楊集鄉北坪小學。樂施會支援的甘肅彩虹公益服務中心的留守兒童陪伴活動還繼續派駐不同的志願者到有需要的地方,為留守兒童提供成長及學習上的支援。

攝影:陳彌 / 甘肅彩虹公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