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姐和其他侗族婦女為遊客獻唱侗族歌謠。
英姐在貴州侗族村寨長大,婚後一家搬到縣城,並由丈夫外出工作賺錢,她在家照顧孩子、操持家務。2017年,英姐和丈夫為照顧年邁的父母而回到村子生活。家庭收入微薄,加上不穩定,一家長期處於貧困狀態,傳統的性別分工模式也讓夫妻之間很少有平等的交流。
2018年,同村的婦女鳳英邀請英姐加入她創辦的民宿團隊,這成為英姐人生的契機。鳳英從兩年前開始經營民宿,深知村裡許多婦女既需要穩定收入,又必須照顧家庭,她希望為婦女創造靈活參與的工作機會。通過參與民宿工作,英姐不僅有收入,更重要的是獲得走出家門、學習新知識的機會。她和其他婦女的交流中,逐漸建立自信,有更多想法和規劃。
當英姐提出將自家改建成民宿時,遭到傳統性別觀念的阻力。丈夫雖然同意建房,但兩人在建房方案上產生嚴重分歧,幾乎導致婚姻破裂。丈夫最後雖然採納英姐堅持的木屋設計,他仍掌控著所有細節。他對遊客接待的前景缺乏信心,故選擇房間數量較少、沒有獨立衛生間的傳統設計,民宿建成後遲遲未能正式接待客人。
樂施會的項目為英姐帶來曙光。從2020年開始,樂施會支持合作夥伴貴州田野環境與發展研究中心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個少數民族村寨開展《鄉村深度遊發展項目》,項目設計著重少數民族婦女在家庭經濟、地方文化傳承、社區公共事務方面的參與和貢獻。2021年,英姐申請了樂施會支持的項目提供的五千元人民幣民宿改造啟動資金,用於改善民宿設施。她又參加了培訓,民宿開始接待客人,運營逐步成熟。 項目還邀請英姐的丈夫和村裡的男性參加培訓和外出學習,了解民宿改造和鄉村旅遊的資訊和經驗。通過這些交流和學習,英姐的丈夫逐漸學會聆聽和理解她的想法,夫妻關係朝著平等和尊重的方向發展。
英姐不僅實現了經濟獨立,家庭關係更加平等和諧,也找到了信心和自我認同。 她的故事激勵更多婦女突破傳統性別觀念和束縛,追求自我提升,這也印證了樂施會的理念——只要提供機會和支持,每個女性都能釋放無限潛能,實現平等發展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