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地震
跳往主要內容
開始主要內容
尼泊爾地震

地震令當地基建設施受到嚴重破壞,生還者無法恢復耕作,失去收入來源。樂施會回應災民需要,在多個受災社區推行「以工代賑」項目,聘請了超過20,000名災民進行修建道路、重建灌溉系統等工作,當中很多都是婦女,27歲的Bimala(圖)是其中之一,這些收入有助她維持正常生活。(攝影︰Kieran Doherty /樂施會) 

更新於2019年5月31日

尼泊爾地震:為災民帶來長遠改變

尼泊爾於2015年4月25日受7.6級強烈地震重創,加上餘震不斷,已造成近9,000人喪生,超過85萬間房屋被毀,嚴重打擊當地的經濟和就業。當中又以婦女、兒童、長者、傷健人士及處於種姓底層的災民所受的衝擊最大。


扶危濟困 刻不容緩

單次捐款 成為樂施之友每月捐款

  * 捐款會用作在全球各地推行救災、災後重建及扶貧項目。

前線分享

Sharing from the frontlines

尼泊爾地震四周年 救援路步步前行

李寶琪(右二)於2013年加入樂施會,擔任人道救援及災害風險管理項目幹事,她在工作中接觸到許多緊急救援的情況,給她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人民在應對災害時表現的力量。

閱讀全文

 

救援及重建工作

地震發生後,我們隨即向災民提供緊急的救援物資,包括應急糧食、食水和搭建臨時帳篷。在部分重災區和臨時災民營地,樂施會的水利專家團隊為災民搭建了儲水塔和洗手間等衞生設施,以防止水傳播疾病在災區爆發。此外,我們亦向農民發放稻米種子及農具,協助當地的糧食產量和供應回復正常水平,以防止飢荒的情況出現。

地震加劇了災民因遺失土地證明或身份證明而失去土地擁有權的情況,部份婦女亦因男戶主外出打工而未能證明她們的土地擁有權,因而未能取得政府發放的援助。樂施會透過與尼泊爾政府及其他部門合作,協助當地居民取得重發公民身份證明和身份登記,並協助災民取得社會保障文件,當中大多數是婦女。

為協助災民恢復生計和加快社區重建,我們聯同夥伴機構在多個受災社區推行「以工代賑」項目,聘請超過兩萬名災民,當中包括不少婦女,進行清理瓦礫、修建道路、重建灌溉系統等工作,令災區的基礎設施得以復原。這些收入有助村民維持正常生活,避免陷入貧窮。參與的婦女更通過工作得以賦權,意義格外重大。

其他災後重建及生計恢復項目包括:

  • 修復受損的供水設施,以向學校及山區群體供水
  • 向災民提供培訓,令他們掌握木工及水泥技術,協助他們重建抗震力強的房屋
  • 安裝防水農舍以保護禽蓄
  • 協助興建農業相關的基礎建設,包括︰灌溉水道、穀物收集中心、農作物處理中心、微型水力發電設施及農作物交易市場
  • 支援受災家庭重新經營小生意
  • 協助災民經城市就業庫找工作

在14個重災區當中,我們在其中七個重災區進行救援及重建工作:位處加德滿都谷地(Kathmandu Valley)的加德滿都(Kathmandu)、拉里特普爾(Lalitpur)及巴克塔普爾(Bhaktapur),以及較偏遠的廓爾喀(Gorkha)、新圖巴爾恰克(Sindhupalchok)、努瓦科特(Nuwakot)及達定(Dhading)地區。

重建後 活更好

災民痛失家園,決心用新技術製造更固定的磚頭,用自己雙手,重建家園。樂施會除培訓災民建屋,亦支援最脆弱的一群重回昔日的生活,當中包括傷健人士。過去四年已支援了超過60萬人。

 

救援進展

救援進展


扶危濟困 刻不容緩

單次捐款 成為樂施之友每月捐款

  * 捐款會用作在全球各地推行救災、災後重建及扶貧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