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發展與災害管理 - 中國內地 - 發展項目 - 扶貧工作 - 樂施會
跳往主要內容
開始主要內容
農村發展與災害管理

樂施會在貴州威寧縣鐵匠塘社區開展綜合發展項目,通過參與式手法推行健康與環保的生產生活方式,促進了社區自主發展與可持續生計。攝影:雷光青/樂施會

建立可持續生計是脫貧的關鍵。在雲南、甘肅、貴州等重點策略省份,樂施會的農村發展項目主要有四大重點:經濟收入提高、減災防災、氣候變化適應、社區自我組織和管理。我們倡議政府部門以農戶為本的手法來管理項目,農戶能直接參與扶貧項目管理的每個環節,包括設計、執行、監督與評估,使投入的資源更能瞄準貧困戶,以更有效改善貧困農村的生計與發展。

 《農村發展主題項目》簡要 下載

農村發展為樂施會中國項目部主題項目之一。樂施會自1987年在內地西南地區開展農村發展工作,其後擴展至西北地方。現時農村發展工作的策略省市包括雲南、四川、貴州、廣西、陝西、甘肅和青海。本簡要內容包括分析農村貧困現況和致貧的原因、農村發展項目的目標和策略、農村發展過去項目發展的里程碑,項目主要的產出和成效,當中包括四個案例的經驗:(1) 主動適應氣候變化的可持續生態村莊建設模式、(2)災後可持續發展的社區組織培育、(3)社區主導型發展實現政府參與式扶貧機制創新及(4)少數民族文化發展提升社區凝聚力。

 

雲南祿勸的龍大哥

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大窩塘村在該縣的貧窮情況特別嚴重。一家三口住在村裡的龍俊明說:「這裡山多平地少,降水量不足,不夠灌溉水用,令農作物收成不穩定。我田裡的生產糧食只夠自家用,就算間中能拿去市場賣,也賣不到好價錢。」

自2003年開始,樂施會為大窩塘村提供社區發展基金,透過小額借貸幫助家庭改善生計,同時協助社區改善公共設施。

龍俊明待人爽朗,村民都愛稱呼他為龍大哥。他說:「我從2009年開始向社區發展基金借錢發展種養殖業。去年,我借來10,000元人民幣購買了四頭母豬,母豬生了40隻小豬,每頭小豬大概賣到人民幣800元,扣除借貸及飼養成本後賺到20,000元人民幣,一家三口已經很不錯了!」

在大窩塘村,很多村民都會飼養牲畜。但養牲畜圈舍設施不足,導致村民要混合不同的牲畜同圈而養。龍大哥說:「我家的豬圈面積太小了,母豬小豬都擠在一起,沒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影響生長。」0村路狀況欠佳是另一個令村民煩惱的問題。他說:「每逢下雨,村路就變成一片泥濘,農作物因而難以運到村外的市場出售,錯過了最佳的出售時間。」

2016年,村民自籌部分資金,加上樂施會提供的社區發展基金批出的補貼來改善牲畜圈舍,把木圈舍改以磚塊興建,更同時擴大圈舍的面積。另方面,村民亦運用這筆資金,親自施工擴闊村的道路。

總結過去一年的工作,龍俊明感激地說:「樂施會的支援,讓我們學會組織社區小組去管理自己的社區,也鼓勵了大家就村的發展表達意見。樂施會還跟我們定期檢討各個項目的進展,令各項計劃或工程能夠按計劃完成。全村人一起動腦筋改善社區,一起過穩定的生活,這就是我們的希望。」

攝影:蔣昭文、申琴芝 / 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樂施會項目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