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其他地區2019年10月31日
奪回森林權 翻身做主人
樂施會
樂施會是國際扶貧機構,致力透過政策倡議、社區扶貧及人道救援服務,與大眾共建「無窮世界」。
數月前的亞馬遜森林大火觸目驚心,大火中消失的除了大樹、動物和牠們的棲息地,還有貧窮人的生計。大火正好代表了在全球暖化和經濟發展中,森林處境的危急,而一步步吞噬森林的,並不止山火。根據聯合國的數字,地球表面的三成面積是森林,全球有約16億人依靠森林維持生計,其中包括7,000萬土著人民。他們大多依靠森林的資源過著簡樸的生活,包括在印度恰蒂斯加爾邦(Chhattisgarh)小村莊Jarandih中成長的Charan。
經過3小時的長途跋涉,在搭乘汽車、電單車並徒步橫渡一條小河後,樂施會的同事終於由該邦的市中心抵達Jarandih村。與很多最弱勢的印度部落一樣,24歲的Charan和其他原住民的祖先在森林邊緣居住了數百年,但在2006年印度《森林權益法案》頒布前,政府一直拒絕承認部落有管理和使用森林資源的權利,更將他們當成佔據森林的非法入侵者。
森林退化影響原住民生計
當年立法的意旨是藉由承認原住民族的權益,來改善赤貧部落的生活。根據該項法案,原則上至少有1.5億人口有權使用大約4,000萬公頃的森林土地,但過去十多年,印度經濟發展迅速,對土地的需求愈來愈大,國家林業部門的工作向大型企業傾斜,利潤豐厚的採礦項目得以優先發展,很多地方政府經常以證據不足為由,駁回部落就森林權益提呈的申索。這些開發項目造成森林退化,影響原住民的生計,令他們幾乎流離失所。
2007年,聯合國通過《原住民人權宣言》,當中列明「在任何可能影響其土地、領土或其他資源,特別是涉及發展和利用礦產、水或其他資源的開發項目審批前,國家應當通過以原住民認可的形式,與其進行充分地協商和合作,取得他們自主的優先知情同意權」。條文清楚確立原住民權益在發展中須得到尊重。
樂施會培訓森林住民
在合作夥伴Khoj Avam Jan Jagrit的協助下,樂施會向當地的森林住民提供培訓,教導他們運用全球定位系統(GPS)將森林的邊界在地圖上標示出來,把祖傳對領土的口述記憶整理成文本證據,用以申領土地權益,甚至解決與相鄰村莊的土地紛爭。除了參與GPS培訓外,Charan亦是社區內的森林權利委員會的成員。他說:「只要我們保護森林,森林會回饋我們維持生計所需的一切。」
經過多年的努力,最近,他的部落成功爭取政府承認他們祖傳的森林權益。Charan自信地向我們講解他們如何管理這片社區森林,還展示一幅由當地原住民合作繪畫的村莊資源地圖,地圖上清晰地標示出各種用地的範圍,如特定的放牧區和各種作物的種植區。
原住民定期巡邏森林
森林權利委員會經常組織原住民收集和記錄關於森林區域的資料,用以規劃如何更好地管理森林資源。原住民更定期巡邏森林,防止山火,當地政府最後對他們管理森林的能力給予正面評價;他們更成功阻止了一間企業在社區森林裡非法採砂。現時,原住民享有從森林中收集並售賣枯枝木材的權利,其中一次集體收集更為村莊帶來了十萬盧比(約一萬二千港元)的收入。
過去十年,樂施會在多個原住民聚居的城邦協助他們成功爭取森林權益,使他們能夠在受法律保障的情況下出售非木材森林產品,令原住民的生計得以改善。一位村民總結道:「我們曾經以為林業部門是森林的主人,但原來我們才是保護和擁有這森林的人。」
更重要的是,除了土地,他們還傳承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