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是國際婦女日,是為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作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日。
不過在世界不同角落,仍有無數女性受制於不平等的制度及性別歧視,無法發揮潛能。她們無法靠雙手賺取收入得到溫飽,過有尊嚴的生活,甚至不能表達需求和意見,比男性更易陷入貧窮
扶貧不是「提供物質」?
樂施會一向關注貧困、弱勢婦女的發展,重視人的價值。我們與夥伴推行婦女充權項目,因應婦女的處境、能力,協助她們發揮所長。同時著重倡議工作,從根本出發,打破大眾對女性的偏見和定型,協助弱勢婦女爭取公平享有資源和發展的機會。相比提供物質援助,長遠為處於更弱勢的婦女建立面對逆境的能力,扶貧效果更能持久深遠。
你的捐款,可以支持樂施會賦權婦女的扶貧項目
- 透過技能培訓,協助弱勢婦女提升能力和自信心,發展可持續生計,增加收入
- 建立性別平等環境,支持婦女參與社區事務及表達意見
- 消除性別暴力,向受影響婦女提供法律支援、避難所及生計支援
- 透過倡議運動、公眾教育和發表研究報告,提高性別平等意識
- 在緊急救援中,協助婦女抵禦災害,為她們提供必需的救援物資、保護婦女安全環境,並協助恢復生計發展。
婦女如何改變命運 活出色彩
在老撾農村,Sailor因種植的農作物競爭大,即使苦苦耕耘,也遠遠未能支撐家庭收入。
樂施會與合作夥伴的幫助下,她加入了生計改善小組,與其他村民一同建立儲蓄習慣,亦萌生了種植當地較罕有、利潤高的蘑菇念頭。透過儲蓄及小組提供的小額貸款及協助,Sailor開始學習關於蘑菇的種植方法,更從種植蘑菇的農民中吸取經驗,建立了聯繫,學懂調節種植方式以適應當地的氣候,成功建立了自己的蘑菇種植園。
現在她終於可從蘑菇種植園賺取收入,減輕家庭經濟負擔,更領導生計改善小組及協助其他農民轉營,加入蘑菇種植的行列,一起靠雙手脫貧自立。
“參加項目前,已經有13年沒有離開過家門”
(參與計劃的殘障婦女)
面對社會的歧視,內地殘障女性缺乏支援,往往被社會排斥。樂施會與合作夥伴透過照片展覽及感人故事,展現殘障女性在職場上的面貌,以及她們如何努力實現夢想。殘障女性自強不息的故事,以及她們對生活的熱情,深深打動觀眾,打破歧視。
“希望可以獲得更多工作機會,自力更生”
(Winnie,香港)
不少基層婦女為了照顧家人和孩子,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她們往往面對家庭、經濟及精神壓力。 樂施會與合作夥伴合力推行「靜觀媽媽」培訓計劃,透過為基層婦女提供靜觀培訓,讓她們成為靜觀體驗活動的初級導師,賺取收入同時提高自信心;婦女導師亦會為基層兒童舉辦靜觀體驗活動,協助基層兒童提升專注力、應對壓力及建立抗逆力。
聯絡我們
3120 5000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