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及更新 - 最新消息 - 樂施會
跳往主要內容
開始主要內容

新聞稿及更新

2018年9月25日

扶貧政策無法遏止 貧富差距44倍

樂施會促請政府增撥367億

樂施會今日發布《香港不平等報告》,發現過去十五年,香港貧富差距不斷加劇,情況遠較其他已發展地區嚴重;貧窮人口數目持續增加,2016年本港有130萬人生活在貧窮線下。樂施會要求政府把滅貧、減少社會不平等列作施政報告的首要議程,我們促請政府盡其責任,推行進取及長遠的扶貧政策,發展以人為本的經濟,讓社會上絕大部分的人享有平等發展的機會,政策方向包括增加經常性開支,對公共服務預算增撥367億元,同時改善勞工保障等。樂施會由9月17日起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公平咩」倡議及公眾教育活動,呼籲社會各界與樂施會一起推動改變。「公平咩」除了是市民對身邊不公平的反問,更是一頭勇於對抗不公的「羊咩」。「公平咩」走到不同社區直視香港貧窮問題,引領大眾一起反思及行動,正視本港因制度不公而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

作為「公平咩」倡議及公眾教育活動的頭炮,《香港不平等報告》檢視香港統計處2001至2016年的《人口普查》、《中期人口普查》及相關數據,分析香港當前的貧窮及不公情況。報告顯示,2016年香港原住戶收入的堅尼系數為0.539,創45年來新高;在計算除稅後及福利轉移後住戶收入的堅尼系數為0.473,比已發展經濟體,如新加坡(0.356)、美國(0.391)、英國(0.351)、澳洲(0.337)及加拿大(0.318)更高。比較最貧窮及最富裕一成住戶月入中位數差距,也由2006年的34倍擴大至44倍。換言之,2006年最貧窮一成家庭需要工作兩年10個月才能換取前者一個月的收入,到2016年則需要3年8個月。十年來當前者月入中位數增長約14%,後者的增幅卻達到47%,增幅相差3.4倍。

當富裕住戶的資產不斷膨脹,本港貧窮人口卻持續增加,政府過去數年的扶貧政策無法收窄差距。2016年全港貧窮家庭數目超過53萬戶,貧窮人口高達130萬:當中七成也是在職貧窮家庭,在職貧窮人口逾92萬;2016年,65歲或以上的貧窮長者人口超過39萬,貧窮率為36.6%,即每3個長者之中,便有1人陷於貧窮;18歲以下的貧窮兒童超過25萬,貧窮率為25.2%,即每4個兒童之中,便有1人陷於貧窮;少數族裔的人口達25.5萬人,其中南亞裔人士佔最大族群,貧窮率達23.0%,遠高於整體貧窮率的14.7%。

隨著貧富兩極化,貧窮人口增加,其處境更日益惡化:劏房急劇增加,2016年全港共有9.2萬間劏房,劏房居民接近21萬人,公屋輪候時間平均由3年升至5.3年;四成在職貧窮家庭的每月收入低於平均綜援水平、更多人只能從事「零散工」,2016年在私營機構從事「零散工」的人口達149,800人,較 2001年增加了16.4%。

但與此同時,政府累積超過6,900億元盈餘,財政儲備突破1.1萬億元,花在最能惠及貧窮人的經常性開支(如醫療、教育、社福等)卻只佔生產總值比例的14.4%,比2003年「沙士」時期15.7%更低。相比部分其他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如:日本、南韓、英國、加拿大、瑞典、新西蘭,港府投放在基本服務如醫療衞生、社會福利方面的比例更近乎包尾。若政府繼續沿用保守理財原則,限制開支增幅,公共服務將無法追上社會需要,令更多基層跌到貧窮線下。

樂施會香港項目經理黃碩紅說:「本港貧富懸殊已經到了不能接受的程度,極端不平等讓99%的市民的努力被蠶食。當本港貧窮人口持續增長,財政儲備屢創新高,港府坐擁萬億資源,但公共開支比例卻嚴重落後於國際水平,令愈來愈多的市民陷於貧困而得不到足夠支援。政府有責任改變施政方針,大幅增加經常性開支以有效改善惠及基層的公共服務。」

她表示要遏止貧富差距不斷擴大,政府應轉向人本經濟,訂立以人為本的政策。樂施會建議政府投放資源為所有人提供有質素的公共服務。政府應額外增加經常性開支,使其經常性開支佔生產總值比例由目前預算的14.4%,重回2003年 (15.7%) 的水平:以2018/19年度預算本地生產總值為28,224億計算,所需額外開支為367億元。顧及政府政策需要時間規劃,而新增措施或服務亦需要分階段實行,額外增加經常開支的建議可分三年逐步落實。

額外增加的經常性開支可用於:一)增加資助托兒服務名額,緩解全港約每148名幼兒才有一名獲分配托管服務的困境;二)增加長者資助宿位及日間護理服務名額,目前護理安老院及護養院宿位的平均輪候時間分別為20及26個月;三)進一步調高長者生活津貼;四)增撥資源予取錄非華語生的幼稚園及中小學;五) 設立墟市政策,助基層家庭重返勞動市場;六)支援過渡性社會房屋,並透過規劃及開發棕地,長遠增加公屋供應,以縮短目前5.3年公屋平均輪候時間。

其次,政府有責任確保勞動有合理回報,讓在職人士有能力讓自己和家人過有尊嚴的生活。樂施會促請政府每年檢討最低工資。同時,政府作為最大的僱主,應全面檢討政府外判制度;向外判基層工給予高於最低工資水平的生活工資,更應鼓勵商界仿傚。政府應修訂「僱傭條例」,以全面保障從事「零散工」的從業員可享有法定勞工保障。

長遠而言,政府應以「能者多付」原則檢討現時稅制,研究不同增加稅收的可行方案,從而加強再分配的功能,收窄貧富差距及社會不平等。

樂施會港澳台項目主管曾迦慧說:「極端的貧富差距影響社會的整體發展,令基層在貧窮的漩渦中愈陷愈底。政府過往一次性治標不治本的公共政策明顯不能扭轉惡化趨勢。社會現況證明,滴漏效應早已不奏效,單靠經濟增長不能惠及普羅大眾,貧窮人缺乏向上流動的機會。樂施會促請政府肩負社會資源再分配的責任,大幅增加公共服務的經常性開支,制定長遠有利於貧窮人的政策,遏止不平等的趨勢。政府亦應向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邁進,尤其關注目標十『減少不公平狀況』,決心於2030年前締造一個更公平的香港社會。」

由9月17日起至10月17日「國際滅貧日」,樂施會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公平咩」倡議及公眾教育活動,透過一系列講座、社區探訪及媒體宣傳等,讓公眾了解本港貧富懸殊現況,並呼籲市民聯署支持樂施會的政策建議(聯署網址:www.oxfam.org.hk/tc/fairthesheep.aspx),我們會將政策建議內容及市民的聯署轉交特區政府,要求政府在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中回應訴求。
 

-  完  -

關於樂施會

樂施會是一個國際扶貧發展機構,旨在推動民眾力量,消除貧窮。

傳媒查詢,請聯絡:

 

黃碩紅
樂施會香港項目經理
電話:+852 3120 5279 
電郵:shwong@oxfam.org.hk

劉德欣
樂施會傳訊幹事
電話: +852 3120 5272
電郵:clara.law@oxfam.org.hk

 

了解更多本地貧窮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