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籍手足身上看見世界公民 - Feature Stories - Oxfam Hong Kong
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Feature Stories

Oxfamily, Humanitarian, Hong Kong, Macau and Taiwan04 SEP 2017

從外籍手足身上看見世界公民

Image of Saul Chan

Saul Chan

Saul likes talking, therefore he chose teaching. After serving youth at-risk for a while, he found that listening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alking and he is learning hard to listen now. Saul is major in sociology and history and he loves pursuing knowledge. He joined Oxfam in 2014. He loves hiking and running. He is a senior programme officer responsible for development education in Macau.

還有外籍手足的份!一班居澳工作的外籍人士,不怕危險,不介意邋遢,踏在高身的泥頭車內,或站在較高的垃圾堆中,收集垃圾。(圖片:陳宇威 / 澳門樂施會)

還有外籍手足的份!一班居澳工作的外籍人士,不怕危險,不介意邋遢,踏在高身的泥頭車內,或站在較高的垃圾堆中,收集垃圾。(圖片:陳宇威 / 澳門樂施會)

文:陳宇威 澳門樂施會項目幹事 

8月23日颱風「天鴿」吹襲澳門,癱瘓全澳,之後,澳門人更經歷了難忘的一周。「天鴿」是有紀錄以來吹襲澳門最強的颱風,除了令很多澳門人經歷了沒水沒電的日子,更讓人傷感的是,風災造成10人死亡,超過200人受傷。

「天鴿」吹襲澳門後的第二天,民間已收起傷痛的情緒,自發組織多個義工小組。這些自發的群組,組織者往住只簡單說一句邀請大家成為義工,為有需要的人提供支援,市民便一呼百應。「天鴿」帶來的洪水,把雜物沖積至低窪地區,令到住在那裡的居民被迫與垃圾為鄰。義工小組去到這些佈滿垃圾的街道,希望能幫助居民,特別是仍在困難中又行動不便的老弱人士,向他們派發食水和食物,又幫助清潔街道。

2017-08-26 16.24.24 (reduced)

「天鴿」重創澳門舊區,圖為一群年青人在提督馬路一帶幫忙清理垃圾。 (圖片:陳宇威 / 澳門樂施會)

樂施會同事投入義工行列

WhatsApp Image 2017-08-26 at 6.08.19 PM (1)

樂施會同事投入了義工行列,由義載的士司機從青州可樂廠運送樽裝飲用水至筷子基分發點,與其他義工一同派發給有需要人士。(圖:吳勝華 / 澳門樂施會)

天災過後,樂施會同事亦投入義工行列,一連三日到受影響地區幫忙清理街道,以及向缺水缺電的居民派發食水。

這些自發行動,實在讓人感動,也沖淡了澳門社會傷感和憤怒的社會氣氛。

2017-08-26 13.07.51 (reduced)

災後,樂施會同事投入了義工行列,在筷子基缺水缺電的宏開大厦及快達樓派發瓶裝水,支援有需要人士,並在受「天鴿」影響的街道協助清理垃圾。 (圖片:樂施會義工 / 澳門樂施會)

然而,在災後的第二天,網絡上開始流傳一些消息,指不少在澳工作的外籍人士,將義工辛辛苦苦包紮好的垃圾,重新翻倒出來,看看有否「寶物」;網絡上甚至流傳,在舊區發生了一些由外籍人士做的盜竊事件。我們無法查證這些消息的真偽,但我們的在地同事在參與義工工作時,卻看到另一些畫面。

把垃圾抱在身上的外籍手足

由於市內垃圾車不足,於是需要用高身的泥頭車收集垃圾。每當這些泥頭車抵達垃圾堆時,一群居澳工作,身型十分健碩的外籍人士,便二話不說,立刻跳上充滿臭味的車裡;或站在一些疊得較高的垃圾堆上,幫忙將垃圾由地下傳遞到車裡。由於車身十分高,又缺乏起重或踏板等工具,令這些外籍人士不論是在車內,或是踏在垃圾堆上,都有一定危險。但他們卻完全忘我,投入清潔工作。

更讓人感動的是,不少垃圾載有極難聞的臭水,有些甚至已經漏出水來,但這些外籍人士卻完全不介意將垃圾抱在身上(因為太重需要借力)。看到這些畫面,筆者不禁一問,作為旅居的人,外籍人士為何要這麼出力?

幫助他人的公民意識

一群近乎不眠不休的紀律部隊及解放軍駐澳部隊在今次善後工作中,也功不可沒。

一群近乎不眠不休的紀律部隊及解放軍駐澳部隊在今次善後工作中,也功不可沒。

我想,是因為一份「世界公民」的意識。

「世界公民」,是指一份公民意識,會對那些有需要的人,不論他們的性別、種族、身份、地位或階級,都較能投入一份切身處地的同理心,並會為他們的困難處境,作出實際的回應。

這些外籍人士,是活出了「世界公民」的態度。

「天鴿」吹襲澳門之後,令整個城市經歷了惶恐又骯髒邋遢的日子;但同時,它卻讓澳門人看到了最美麗的日子 ─ 全城同心,自己城市自己執 ─ 而在這幅美麗的圖畫裡,希望我們都能留意到,外籍手足也有份。

天祐澳門。

Saul_2陳宇威:喜歡講話,所以教書;曾服侍邊緣少年,發現聆聽更重要,現正努力學習。主修社會學及歷史,成為老師後愛上追尋知識,2014年加入牛記後,愛上行山及跑步。現為澳門樂施會項目幹事,負責發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