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地震四周年 救援路步步前行 - Feature Stories - Oxfam Hong Kong
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Feature Stories

Humanitarian06 JUN 2019

尼泊爾地震四周年 救援路步步前行

Image of Kate Lee

Kate Lee

Kate joined Oxfam Hong Kong in 2013 as humanitarian and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programme officer. Her work has put her in touch with a lot of disasters and emergencies. What has impressed her most is the power of people, and the fact that those in disasters are able to say: “We are homeless, but not helpless.”

尼泊爾受大地震重創,至今仍在努力復原,圖為加德滿都地震後景貌。(攝影︰Kieran Doherty /樂施會)
尼泊爾受大地震重創,至今仍在努力復原,圖為加德滿都地震後景貌。(攝影︰Kieran Doherty /樂施會)

港人熱愛到尼泊爾行山,據說「尼泊爾」這名字其一個意思便是「山谷中的國家」。的確,全球十座最高山,有八座在尼泊爾。山色雖然美麗,但卻因位處地震帶,而天災頻繁。今年是尼泊爾地震重建工作踏入第四年,我們正好回望救援人員如何克服重重困難,助當地社區在重建中變得更強。( 作者:樂施會人道救援及災害風險管理幹事李寶琪 圖片:樂施會)

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發生7.6級強烈地震,造成近9千人喪生,超過80萬間房屋被毀。尼泊爾本就是亞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基建薄弱,是次大地震更是一次沉重的打擊。震後一個月,當地就踏入風季,救援工作需與時間競賽,樂施會經多路趕在七個重災區,包括首都加德滿都、拉里特普爾(Lalitpur)、較偏遠的廓爾喀(Gorkha)、努瓦科特(Nuwakot)等地區,派發應急糧食、食水、帳篷和衞生包。平日助遊客登珠峰的嚮導和揹夫,當時就成為把救援物資送到偏遠山區的最好幫手。

地震引發山泥傾瀉,道路中斷,Gorkha 地區許多社群被隔絕,樂施會請來揹夫和嚮導,以人手運送緊急物資給災民。(攝影︰Sam Spickett / 樂施會)

地震引發山泥傾瀉,道路中斷,Gorkha 地區許多社群被隔絕,樂施會請來揹夫和嚮導,以人手運送緊急物資給災民。(攝影︰Sam Spickett / 樂施會)

 

15年強震重擊尼國

災後翌年我到訪尼泊爾,看到救援工作正在第二階段,村民重建道路和基建。特別的是,我在村中碰見的多為婦女,原來尼泊爾農村有許多男士都跑到鄰國打工,留下婦女持家。為協助當地人恢復生計,加快社區重建,樂施會聯同夥伴機構在多個受災社區推行「以工代賑」項目,聘請了超過兩萬名災民進行修建道路,重建灌溉系統等工作,當中很多都是婦女。

 

樂施會在多個受災社區推行「以工代賑」項目,提供訓練並聘請超過兩萬名災民,當中包括不少婦女,包括Bimala,她參與了農業灌溉系統修復項目,完成十五天的修復工程後,她和成員每人可以得到近九千盧比(約六百五十港元)的報酬。這些收入有助村民維持正常生活。(攝影︰Kieran Doherty /樂施會)

樂施會在多個受災社區推行「以工代賑」項目,提供訓練並聘請超過兩萬名災民,當中包括不少婦女,包括Bimala,她參與了農業灌溉系統修復項目,完成十五天的修復工程後,她和成員每人可以得到近九千盧比(約六百五十港元)的報酬。這些收入有助村民維持正常生活。
(攝影︰Kieran Doherty /樂施會)

樂施會人道救援及災害風險管理幹事李寶琪2016年到尼泊爾考察村落的基建重建進程。(攝影︰樂施會)

樂施會人道救援及災害風險管理幹事李寶琪2016年到尼泊爾考察村落的基建重建進程。(攝影︰樂施會)

 

當日造磚並非壯漢

樂施會的重建工作策略是要提升社區的防災避災能力,以便災民更好的應對日後的災難。樂施會和夥伴提供機械和培訓,教導村民製作防震磚。今年初我再次到訪重災區努瓦科特地區,看到防震磚上下都有凹凸洞,這設計令磚塊緊緊相扣,加強了建築物的抗震力。而當日造磚的不是壯漢,是女士Atimaya,這個任務令她十分自豪:「我一直都是家庭主婦,從沒有接觸過機械,沒想到完成樂施會的培訓後,可以與造磚小組一起參與村莊的重建工作!」

由努瓦科特經差不多一天的車程,我回到首都加德滿都。震後災情嚴重,城中部分旅遊景點仍在修葺,木工需求很大,木雕窗欞是尼泊爾文化的重要部分,這門有數百年歷史的手藝最近也有一批新學徒。我走進一個手作工場,搥打的聲音始起彼落,這是樂施會和當地夥伴舉辦的木雕課,特別找來女性的木工導師,鼓勵女性的參與,打破性別角色的定型,學成後我們還協助學徒為作品尋找寄賣點,建立可持續的生計。

Sunita是木雕課的學員。她希望受訓後,可以透過木雕賺取收入。(攝影︰李寶琪/樂施會)

Sunita是木雕課的學員。她希望受訓後,可以透過木雕賺取收入。
(攝影︰李寶琪/樂施會)

樂施會和當地夥伴舉辦木雕課,特別找來女性的木工導師,鼓勵女性的參與。(攝影︰李寶琪/樂施會)

樂施會和當地夥伴舉辦木雕課,特別找來女性的木工導師,鼓勵女性的參與。
(攝影︰李寶琪/樂施會)

 

Sunita是木雕課的學員。她希望受訓後,可以透過木雕賺取收入。(攝影︰李寶琪/樂施會)

Atimaya受訓後,成為造磚小組,得到生計,也推動村莊的重建工作, 令她自豪。(攝影︰李寶琪/樂施會)

防震磚上下都有凹凸洞,這設計令磚塊緊緊相扣,加強建築物的抗震力。(攝影︰李寶琪/樂施會)

防震磚上下都有凹凸洞,這設計令磚塊緊緊相扣,加強建築物的抗震力。(攝影︰李寶琪/樂施會)

 

城中部分旅遊景點仍修葺

高山除了孕育出堅硬的木材,還有著名的山羊毛絨。穿過市集,有一家小店售賣頸巾、衣服,還有可愛的羊毛氈布偶,這些都是婦女參與樂施會震後生計重建項目的作品。合作社由樂施會提供衣車和工具等基本物資,並組織成員共同縫紉、編織、計帳等技巧,教導婦女靠手藝脫貧自立,發展至今已有數百位婦女受惠,單單是筆者訪問的村落,便有165位婦女加入為成員。

這四年來,樂施會在公眾支持下,支援尼泊爾人民重建更好的家園。下回你到訪尼泊爾時,不妨關心一下同行的揹夫,多支持當地手作甚至有公平貿易標籤的商品,為當地人的努力繼續打氣。

裁縫合作社主席Rajya Laxmi ,希望透過和成員分享知識,能令更多婦女靠手藝脫貧自立。(攝影︰李寶琪/樂施會)

裁縫合作社主席Rajya Laxmi ,希望透過和成員分享知識,能令更多婦女靠手藝脫貧自立。(攝影︰李寶琪/樂施會)

合作社成員製作的羊毛氈動物布偶。

合作社成員製作的羊毛氈動物布偶。

 

今年再到尼泊爾,李寶琪見証地震後樂施會的生計項目,如何助當地人建立生計。圖中的婦女是合作社成員,她們向樂施會申請購入爐具和包裝工具,製作香辣炸薯片,增加農產品的價值。(攝影︰樂施會)

今年再到尼泊爾,李寶琪見証地震後樂施會的生計項目,如何助當地人建立生計。圖中的婦女是合作社成員,她們向樂施會申請購入爐具和包裝工具,製作香辣炸薯片,增加農產品的價值。(攝影︰樂施會)

 

 

 

 

數字看救援

尼泊爾地震發生至今四年,樂施會共支援了超過64萬名災民,包括:

  • 為超過33萬人提供臨時棲身之所及協助他們興建更堅固的房子
  • 讓超過 48萬人獲得清潔食水及公共衞生設施
  • 向超過34萬人提供糧食和生計支援

 

【重建新家園 】公眾體驗活動

頃刻天崩地裂後,重建工作該怎開始?是次公眾體驗活動以尼泊爾地震為起點,讓參加者在小任務中體驗災區常見的困難,了解救援工作的設計,提高避災意識,建立同理心,與災民一起重建家園。

日期:6月13日(四)7:30pm-9:30pm

地點:樂施會「無窮世界」互動教育中心
報名:https://www.oxfam.org.hk/tc/form/payment/refugee_public?income-code-hkd=HE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