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迦慧:助亞洲貧窮社區適應氣候危機 刻不容緩
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Feature Stories

Other parts of Asia28 NOV 2022

助亞洲貧窮社區適應氣候危機 刻不容緩(Chi Only)

Image of Kalina Tsang

Kalina Tsang

Kalina is the Director General of Oxfam Hong Kong.

我們正生活在一個作繭自綁的危險時代。前所未有的氣候危機正席捲全球,而且由邊沿或低收入人群承受最嚴重影響,加劇氣候不公義問題。隨着氣候問題加劇,應對氣候變化的成本亦日漸增加,亞洲的發展中國家無法單獨應付當前和未來的氣候挑戰。在缺乏足夠的財政支援下,發展中國家只能舉債應對極端氣候的影響,因而隨時陷入債務危機。

氣候危機日重 已發展國逃避義務

氣候災害不斷,對氣候危機負有歷史責任的已發展國家卻在逃避其義務。2009年,他們承諾在2020至2025年間,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並在2015年《巴黎協定》重申這一點。與需求規模相比,這一承諾微不足道。然而從去年的格拉斯哥氣候大會已看到,已發展國家連這一承諾都未能兌現,並且有改變規則「搬龍門」之嫌。

據樂施會在今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7)舉行前發表的《亞洲氣候融資》報告指出,亞洲18個發展中國家預計從現在到2030年,每年需要1.3萬億美元來處理氣候變化帶來的問題。然而在2013至2020年間,這些國家僅得到約1,130億美元的氣候融資,只相當於平均每年約140億美元,而且一半以上是以貸款形式提供,令這些脆弱國家的情况雪上加霜。

由於資金提供者不接受地方主導的氣候融資,當地切身面對氣候危機的社區,對資金用途卻幾乎沒有發言權。樂施會發現,僅三分之一資金是用於應對氣候影響至關重要的氣候適應工作(例如建設災害預警機制);另外三分之二主要用於大型運輸和能源範疇等氣候減緩舉措,無助貧窮社區面對氣候災難。

在氣候災害發生之後,發展中國家不得不自行投資重建,被迫削減包括衛生、教育和社會保障在內的重要公共服務開支。結果,更多人重新陷入貧窮。目前,亞洲發展中國家的人口有很多生活在一天5.5美元(約43港元)的貧窮線以下。

今年COP27決議設立氣候「損失和損害基金」(loss and damage fund),是協助貧窮國家應對及適應氣候危機的一大里程碑。是時候凝聚起來,通過團結和合作方式,來減輕那些最痛苦之人的苦難!

制訂氣候適應計劃,是幫助氣候受害者至關重要的第一步。訂立目標,並交由地方主導,以促進性別平等、鼓勵民間參與的方式來評估和實施,才能帶來有效及真正改變。

氣候融資須符脆弱地區實際需求

各國政府和氣候融資的提供方,須確保面對氣候危機的脆弱社區得到更大規模、以贈款為主的融資,來為氣候風險做準備。他們應該明確表明如何實現承諾,包括在2025年前將氣候適應資金翻倍,所提供的資金必須符合亞洲發展中國家當中最脆弱地區和國家的實際需求。

無論有多困難,我們仍絕不能放棄希望。期望2025年後新氣候融資目標的討論,會確實地為面對氣候危機的社區提供協助。
 

原文刊於:
明報 | 觀點 —— 曾迦慧:助亞洲貧窮社區適應氣候危機 刻不容緩(202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