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 Kong, Macau and Taiwan16 AUG 2021
倡年度調整薪酬 讓基層外判工活得有尊嚴(Chi Only)
Kalina Tsang
Kalina is the Director General of Oxfam Hong Kong.
2021年截至7月底,天文台發出酷熱天氣的日數高達33,較去年同期多出6日;雖然疫情受控,但戶外工作者仍需佩戴口罩工作,導致他們大汗淋漓,苦不堪言,當中包括外判清潔工及保安員。
新外判計分制下 外判工工資水平有所改善
樂施會長期關注政府外判工的權益。當局於2019年終於接納我們及其他關注團體的建議,在外判計分制下,提高工資部分的比重,令工友得到較高的工資水平。
根據清潔工人職工會的調查,在此新制下,受僱於房屋署的清潔工,平均時薪達44.5元,較之前的37.5元高出18.7%;而食環署清潔工方面,平均時薪更達48.4元,較之前的37.6元高出28.7%。
最低工資凍結 導致外判工工資被通脹蠶食
不過,以上的改變並不足夠。政府已宣布未來兩年凍結最低工資,最快也要等到2023年才有機會檢討及調整,基層工友變相「4年沒人工加」。而由2019年6月至今年6月,甲類消費物價指數已上升2.1%,當中食品的指數更上升4.4%,預計未來增幅將進一步加大。因此,基層市民將面對「通脹蠶食,銀紙縮水」的苦况,生活只會更加捉襟見肘。
對於政府外判工而言,雖有部分員工已跟隨新制定的合約,工資水平如前文提及已有所提升;但根據勞工及福利局於去年6月提供的資料,發現仍有6580名外判工,其合約在新制前已訂立。這些工友佔整體政府外判工數目約52%,當中六成半的工資水平在每小時37.6至39.5元之間,僅僅高於最低工資,當中以食環署的清潔工及康文署的保安員為主。
當局缺乏年度加薪機制的統一指標
在現行食環署及康文署等部門的機制下,外判合約並沒有年度工資調整機制,基層工友只能靜待合約完結,與承辦商簽署新合約,或政府公布新的最低工資水平,才有機會加人工。可是,外判工合約期一般長達2至3年,面對最低工資凍結,意味在可見的未來,他們的人工只停留在最低工資的水平,長期滯後於通脹,變相減人工。
事實上,在政府部門當中,年度加薪機制並非新事,翻查房屋署的招標文件,列明工資須跟隨年度工資調整機制(annual fluctuation adjustment)調整。在有關機制下,會根據相關消費物價指數及清潔工和保安員的工資數據,計算出來年加薪的幅度;因此,房屋署外判工的工資,起碼能夠貼近通脹的水平。而作為公營機構之一的醫管局,亦為外判清潔工薪酬「一年一檢」,每年參考統計處最新的「甲類消費物價指數」,調整受僱外判工的薪酬。
由此可見,每年調整外判工友工資水平是有迹可循,政府作為最大的僱主,絕對有責任保障外判工的權益,避免他們的工資被通脹蠶食,最終被迫跌入貧窮線。
每年調整工資 外判工活得更有尊嚴
樂施會認為,最低工資在本年5月凍結後,香港經濟情况開始穩定,失業率漸趨下降,政府正就《施政報告》展開諮詢,我們呼籲當局應在今年下半年調整最低工資,讓基層工友享受辛勞工作的成果;同時,應就所有政府外判合約加入年度工資調整機制,確保工友每年獲得調整工資的機會,令付出勞動力可獲得合理回報,可享有尊嚴的生活。
原文刊於:
明報 | 觀點 ——曾迦慧:倡年度調整薪酬 讓基層外判工活得有尊嚴(2021.08.16)
延伸閱讀:
《眾新聞》博客 | 樂施會——探討調整最低工資可行方案(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