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概覽 派發防疫物資及衛生教育 學童教育支援 糧食及生計支援 政策倡議
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帶給全球史無前例的衝擊,除了即時的援助和服務,樂施會在香港和國際不同地區積極透過研究和倡議,促請各地政府為弱勢社群提供合適的支援。
香港
為清潔工及保安員發聲 爭取防疫裝備及權益
樂施會聯同4個夥伴團體,包括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清潔工人職工會、清潔服務業職工會及醫護行者,於2020年2月初推出《外判清潔工人在肺炎疫情下的工作處境問卷調查》,在全港15區訪問了近150名食環署、康文署及房屋署外判清潔工人,並在2月1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結果,要求政府和外判商必須為前綫工友提供足夠的防護裝備。
樂施會持續跟進前線清潔工和保安員的情況,要求政府向前綫工友發放每人每月1,000元、為期4個月的「辛勞津貼」,且必須涵蓋沒有業主立案法團、沒有居民組織及沒有聘用物業管理公司的5,300幢「三無大廈」;亦在去年7月去信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要求當局把戶外外判清潔工納入「物管檢測計劃」,以確保他們能在健康的情況下繼續為社會服務,並將新冠肺炎列入《香港僱傭補償條例》中職業病的範圍內,好讓不幸染病者能夠透過勞工保險得到支援。
為貧窮失業人士爭取政府津貼
疫情下,香港經濟轉急轉直下,裁員成潮。樂施會聯同循道衛理觀塘社會服務處神愛關懷中心、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民社服務中心,在2020年3月發布《基層市民在疫情下的就業情況問卷調查》,發現農曆新年後基層工友失業人數急升4倍,疫情嚴重衝擊低收入家庭的生活。
持續關注香港失業情況 反對凍結最低工資
疫情反覆,本港經濟步入寒冬。截至2021年1月,失業率已升至7%,創近17年新高。樂施會在《疫情下貧窮人口失業情況》報告中分析了政府統計處的數據,發現2020年第2季的貧窮住戶失業人數升至近11萬,估算當中7成半貧窮失業人士不在綜援網内。其中,中老年群組屬重災區,而25至29歲的失業貧窮青年升幅則最明顯。
此外,疫情令部分貼近最低工資的工友被減薪至最低工資水平。樂施會反對政府凍結最低工資,並期望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行使最終決定權,調升最低工資水平至不低於每小時 41.4 元。長遠而言,我們要求當局每年檢討最低工資,以確保升幅能夠追上通脹,讓基層工友能分享到辛勞得來的成果。
國際
要求國際社會助貧窮地區對抗疫情
國際樂施會在2020年7月發表題為《飢餓病毒》的研究報告,推算因疫情影響而捱餓致死的人,或超過感染新冠肺炎而死亡的人數;而每日生活費少於5.5美元的貧窮人口,亦會增加超過5億,至接近40億人。
為免疫情將發展中國家疲弱的經濟及脆弱的醫療系統拖垮,樂施會促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二十國集團(G20)等制訂全面的援助計劃,包括免除發展中國家的債務、發放國際儲備等,讓發展中國家政府有能力向受影響的基層市民提供支援,讓貧窮人不至愈沉愈底。
阻止「不平等病毒」擴散
除了飢餓問題,疫情亦導致全球不平等情況惡化。2021年1月,樂施會發表《不平等病毒》研究報告(只有英文),指出全球首1,000名富豪的資產,在新冠疫情後短短9個月已回復至疫情前的水平;然而,貧困的弱勢社群則可能需時超過10年。《不平等病毒》報告的主要結果︰
樂施會認為,極端的貧富懸殊並非無法避免,關鍵在於政策制定。我們將繼續在不同層面進行游說工作,呼籲各國領袖將消除不平等列為經濟復甦計劃的核心,著手建立更以人為本的「新常態」,包括︰完善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政策、落實「能者多付」的稅收制度、推動低碳經濟等。(了解更多)
新冠疫苗應全民共享
2020年9月,樂施會對追蹤藥物試驗的分析公司Airfinity的資料進行分析, 發現全球目前有5 款主要候選新冠疫苗處於第3期臨床測試,合共有59億劑疫苗產能。當中,佔全球僅13%人口的富裕國家和地區,已購買逾一半數量的候選疫苗;全球將有超過6成人口很可能需待2022年或之後才有機會接種新冠疫苗,大部分是發展中國家的基層。
自疫情爆發以來,我們積極呼籲國際社會必須就專利與藥廠協商,爭取新冠病毒疫苗、試劑和治療方法的專利免費開放,確保所有國家都能夠以低價生產和入口有關藥物和試劑。
去年5月,樂施會與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UNAIDS)發表公開信(只有英文),呼籲國際社會盡快協定一個以公平為原則的方案,確保新冠病毒疫苗的供應是按需要,而不是負擔能力分配。公開信獲全球逾155名領袖及專家簽名支持,包括多名現任及前任國家元首。